【能源电力供需分析预测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东部城市用电现状分析
编者按:国网能源院供需所持续20多年开展电力供需分析预测、能源供需分析预测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、能源政策分析等方面的建模与研究工作。本专栏将围绕能源电力需求预测模型、能源电力供需形势、能源电力转型发展以及实验室建设等内容,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思考与读者分享交流。
文章导读: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,也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。新型城镇化将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进步水平,从而对电力需求的总量、结构、布局等各个方面带来影响。东部地区作为我国四大区域中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,研究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群电力消费特点,对科学合理地预测我国未来电力需求具有重要意义。
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东部城市
用电现状分析
执笔人:段金辉、张成龙、单葆国
国网能源院
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
1
东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情况
东部地区包括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山东、广东、海南10个省市。作为四大区域中最为发达的地区,东部地区城镇化率要明显高出全国城镇化率,2017年东部地区城镇化率为67.0%,而全国城镇化率仅为58.5%。用电量与城镇化率增长呈正相关的关系。
图1 东部地区所含省份
2
东部城市电力消费现状
东部地区共有超大城市、特大城市、Ⅰ型大城市、Ⅱ型大城市、中等城市、Ⅰ型小城市、Ⅱ型小城市4、4、4、32、32、11、0个。本节分别对东部地区的人均用电量、人均生活用电量及电力消费结构进行分析。
(1)人均用电量
2003-2017年,东部地区各类型城市人均用电量总体呈逐年升高的趋势,其中超大城市的人均用电量增长幅度最低,特大城市次之,Ⅰ型大城市、Ⅱ型大城市、中等城市、Ⅰ型小城市人均用电量增加幅度较大。各类型城市2017年人均用电量的值分别为5271、6127、5394、5296、4911、4158kWh/人,除Ⅰ型小城市外,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16 kWh/人。
具体通过各类型城市人均用电量增速来看,超大城市的用电增速在各城市类型里是最低的,其次是特大城市,Ⅰ型大城市、Ⅱ型大城市、中等城市、Ⅰ型小城市的用电增速基本呈逐类型城市升高的趋势,其中Ⅰ型小城市的用电量波动幅度最大。各类型城市2003-2017年的用电量平均增速分别为2.3%、4.7%、6.2%、8.3%、9.6%、8.4%。
可见,东部地区各类型城市中,超大城市、特大城市由于已经发展十分成熟,因此用电量增长较为缓慢;而Ⅰ型大城市、Ⅱ型大城市、中等城市、Ⅰ型小城市由于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且发展空间大,因此经济发展迅速,用电量增速较快。总体来看,各类型城市的人均用电量增速伴随2012年经济步入新常态而在近年呈现逐渐放缓的趋势,各类型城市之间人均用电量的差距逐渐缩小。
(2)人均生活用电量
2003-2017年,东部地区各类型城市人均生活用电量总体逐年升高,其中超大城市增长幅度最低,特大城市次之,Ⅰ型大城市、Ⅱ型大城市、中等城市、Ⅰ型小城市人均生活用电量增加幅度较大。各类型城市2017年人均生活用电量的值分别为805、834、889、675、596、620kWh/人。人均生活用电量能够很好地体现居民生活水平,可见超大、特大、Ⅰ型大城市的生活水平较其他城市类型较高。中等城市人均生活用电量低于Ⅰ型小城市,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Ⅰ型小城市在城镇化城乡统筹政策的推动下实现了更快发展。
从用电增速来看,超大城市的人均生活用电增速最低,其次是特大城市,Ⅰ型大城市、Ⅱ型大城市、中等城市、Ⅰ型小城市的人均生活用电增速基本呈逐类型升高。各类型城市2003-2018年的人均生活用电量平均增速分别为3.7%、5.8%、8.3%、9.3%、9.4%、9.7%,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,用电增速有所放缓,2012-2017年用电增速分别为0.7%、1.6%、2.2%、2.3%、2.5%、2.7%。
可见,与人均用电量水平类似,东部地区各类型城市中,超大城市、特大城市由于发展成熟,人均生活用电量增速较为缓慢;而Ⅰ型大城市、Ⅱ型大城市、中等城市、Ⅰ型小城市由于经济发展迅速,增速较快。各类型城市之间的人均生活用电量差距逐年缩小。
(3)电力消费结构
2017年,东部地区各类型城市中,超大城市第三产业占比最高,第二产业占比最低,分别为37.7%、43.4%、,与其他类型城市差距较大;其次为特大城市、Ⅰ型大城市,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为23.4%、16.0%;Ⅰ型小城市中,由于包含若干旅游城市,因此第三产业占比要高于中等城市。
3
结论
本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东部地区城市(群)电力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,通过分析得到如下结论:
(1)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,东部地区全社会用电量不断增长,进入新常态以来,增速有所放缓。
(2)随着城市规模的递增,其人均用电量及人均生活用电量增速依次下降,表明大型城市已经发展较为成熟,用电量更早达到饱和,小规模城市未来发展空间更大,各类型城市的人均用电量差距将不断缩小。
(3)超大城市用电结构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,结构调整效果显著,其他类型城市第三产业占比仍较低,第二产业占据明显主导地位。
(4)整体而言,随城市规模扩大,其用电呈现较强规律化演变,但东部地区Ⅰ型小城市与中等城市相比,其人均生活用电量水平更高且电力消费结构更为优化,一方面表明城乡统筹取得较为明显成效,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等城市工业占比较高的原因导致。
专家介绍
段金辉,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,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。主要从事电力需求分析预测、负荷特性分析、电力需求响应等领域的研究工作。主持及参与了多项国家能源局、国家电网公司委托课题;参与了多部编著撰写;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1项。
张成龙,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电力供需研究室主任,高级工程师,能源电力供需预测及预警研究领域专家。长期从事能源供需分析预测、宏观政策分析、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等方面的建模与研究工作。先后负责承担《中长期电力供需形势研究》《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能源电力供需分析预测技术研究》《电力供需研究实验室扩建及推广应用(一期)》等来自国家能源局、国家电网公司的重大课题20余项。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获得软件著作权11项。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、国家能源局软科学成果奖、中电联创新奖等奖项10多项。
单葆国,国网能源院副总经济师兼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长,教授级高级工程师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,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,国家电网公司规划计划专业领军人才,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(电力供需研究实验室)负责人,经济与能源供需分析预测技术攻关团队负责人,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智慧用能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。长期从事宏观经济运行、能源电力供需分析、节能及电力需求侧管理、能源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与咨询工作。承担了国家能源局、国家发改委、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委托的重大课题,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、国家能源局软科学优秀成果奖、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等。共发表文章150余篇,出版专著2部,参编培训教材2部,拥有发明专利1项,发布团体标准2项。曾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抗震救灾先进个人、电力市场分析工作先进个人、信息工作先进个人、品牌建设先进个人,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、最美国网人之敬业楷模等荣誉称号。
团队简介: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(简称供需所)是一个具有优良历史传统的研究所,前身是国电动力经济研究中心电力市场研究所(1999年成立),2006年更名为电力供需与节能研究所,2009年更名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。主要负责宏观经济、能源电力供需、电力需求侧管理、电能替代、电力营销等领域的研究工作。
供需所内设宏观经济研究室、电力供需研究室、节能与营销政策研究室,专业覆盖宏观经济、能源经济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技术经济等。共有24名员工,平均年龄33岁,其中博士18人,具有高级职称18人,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。曾获得“国家电力公司先进集体”、“国家电网公司先进集体”、“国网能源院先进集体”以及“课题攻关党员创新团队”等称号。
往期回顾
◀【宏观经济分析预测】国内外权威机构及专家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影响的预判
◀【电能替代与综合能源服务】能源变革助推综合能源服务快速发展
编辑:杨彪
审核:许晓艳
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,纸媒、网站、微博、微信公众号转载、摘编《中国电力》编辑部的作品,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、二维码等关键信息,在文首注明《中国电力》原创。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、分享。欢迎大家转载分享。